新闻资讯

江西法院运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帮助一批涉案企业复工复产要了解

作者:147小编时间:2022-05-25

在征得债权人同意后,萍乡市安源区法院对被执行公司采取放水养鱼的执行策略,对其予以信用修复。最终,该公司涅盘重生,债务也得以偿还。

近日,省法院发布了一批运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既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又精准助力被执行企业发展的执行案例。

据了解,2020年4月13日,全省法院试行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至2022年1月19日,共为638名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提供正向激励,帮助一批涉案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

安源法院执行干警对信用修复企业进行回访(图/受访单位提供)

审慎执行帮企业渡过难关

2月11日,上犹县法院受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执行法官在接收案件后,立即前往被执行人江西某建设公司送达执行通知,并向公司负责人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案件细节。

原来,该建设公司受去年冬季寒雨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承建的工程进度受影响,相应工程款未能及时回收,由此拖欠了大量工人工资及材料款等,企业经营陷入困难。该公司提出,希望给予其筹款期限,并暂缓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法官在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与申请执行人上犹某材料公司沟通案件执行情况,希望双方当事人能够再次互信互让、促进企业共同发展。经过多次做工作,双方企业负责人于2022年2月16日主动到法院协商,并最终达成执行和解。由此,上犹县法院决定暂缓对江西某建设公司采取查封、冻结等执行措施。2022年3月28日,江西某建设公司积极筹款,将上述标的款支付给了上犹某材料公司。该案至此执行完毕。

为在疫情防控期间精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今年4月,省法院从强化执行理念等4个方面,制定13条具体执行措施。其中提到,全省法院要坚持依法规范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采取强制措施,精准适用信用惩戒,精准帮扶中小企业发展。

活封活扣助企业复工复产

一起工作意外事故,造成许某某六级伤残。由于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许某某将所在的某塑料制品公司诉至九江市柴桑区法院。后因该公司未履行赔偿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干警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小微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产品滞销导致停工停产。该公司表示希望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尽快让企业重新运转起来。

如何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切入点,是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执行干警及时转变思路,对被执行人的生产设备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在查封期间,这些设备依旧可以用于生产,但不能变卖或者转卖。为妥善化解纠纷,执行干警积极组织当事人调解协商,在调解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讲究策略,最终通过分期履行的方式达成执行和解。

柴桑区法院启动信用修复机制,及时解除被执行人的失信和限高的强制性措施。据悉,该公司已成功从银行筹集到资金,企业重新投入生产经营。

柴桑区法院积极推进执行和解,在保障了申请执行人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企业的权益影响,帮助被执行企业缓解债务压力,助力纾困解难。

信用承诺让三方共赢

在一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某建材公司拥有资产,但该资产是其用于场地设备的租金。如盲目强制提取租金,必然会影响承租方和建材公司的合作。

乐平市法院执行人员在综合研判后,未立即采取强制提取租金措施,而是力争找到一条既能保障建材公司企业生存发展,同时又能维护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且有利于承租人实现合同目的的三赢之路。

3月24日,在乐平市法院的组织下,申请执行人、承租人及某建材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协议载明,自2022年7月起,每月由承租人从租金中转付10万元给予申请执行人,直至建材公司剩余款项全部付清。建材公司向法院申请信用承诺,请求法院解除冻结账户,用于缴纳工人社保,并承诺积极配合履行协议。

共铸信用

乐平市法院鉴于本案实际情况,向建材公司出具了信用承诺决定书,决定建材公司在承诺期间履行执行和解义务,暂不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最终,该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江西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一方面,率先从省级层面建立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分级分类信用惩戒体系,充分考虑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鼓励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意执行方法,依法灵活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坚决防止因违法执行、过度执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以及江西省委、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下一步,江西法院将立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胜诉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恢复生产经营,为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的法治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文/卢日久 记者王白如

【来源:大江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点击联系
电话联系